老精稀品种一定保值吗?

发布时间:2017-06-15 录入:聚金堂 标签:

贵金属币收藏与投资是钱币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市场价值的体现,影响着整个钱币收藏与投资事业的发展。为何这样说?因为对于一般百姓和投资者而言,贵金属币占用的资金远高于一般的非贵金属币,行情涨了自然能够带动人们对钱币收藏的信心,而行情跌了也是沉重的负担,换句话说就是被“套牢”了。不是所有人都是在收藏方面只进不出的收藏家,虽然钱币收藏是一种雅好,但手里的东西如果掉价,想必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。 

要想使手中的贵金属币保值增值,就涉及到调整钱币收藏和投资的方向。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事业虽然起步较晚,市场沉淀周期相对其他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大国的历史较短,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间,也产生出很多真正抗风险的品种,这就是大家心目中“江湖地位”较高、价格坚挺的老精稀纪念币。 

所谓老精稀,首先发行年代要“老”,距今十年、二十年不等,这样的钱币一般也经历过市场上的风风雨雨,有了抗摔打的基础,价格稳定,容易使人产生信赖感。“精”即指题材过硬、观赏性较强、规格特殊、荣誉多的品种,总之就是走精品路线。“稀”最好理解,物以稀为贵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,发行量少的钱币有升值潜力,但别忘了有些时候这个发行量是计划发行量,实铸量和存世量才是可靠的投资基础。


2014年-2017年的价格走势,在短期来看,波动是很大的,但放在更长的周期中,却如同湖面中的涟漪,波澜不惊。老精稀品种纪念币,长期来看要比发行时的价格高出很多,而同一系列的明星品种又要比一般品种价格高,比如说,同属中国石窟系列,2盎司银币中,“敦煌”就要比“龙门石窟”还有“麦积山”、“云冈石窟”表现更好。而后者如今的市场价格其实也远远超出发行时的价格——毕竟,历史是要向前看的。老精稀品种长期会保值,但短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,处于上升周期的低谷阶段。换个思维看问题,其实现在也是入手老精稀品种的一个好机会,但要把握好市场走向再出手。